
副教授☄️,碩士生導師
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副主任(主持工作)
Email𓀚:huangy0103@163.com
研究方向:博物館學、考古遺址展示利用
個人簡介:
意昂2副教授。兼任中國博物館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、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委員、《中國大百科全書(第三版)·博物館學科》中國博物館分支副主編🫃🏼、杭州博物館學術委員、《東南文化》特邀編輯⛰。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、省部級課題3項、廳局級課題4項🙂。參與國家《“十四五”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》起草。文章先後兩次被選為2017年北京高考語文卷🎟、2020年江蘇高考語文卷(文科)閱讀材料🙅🏼。
教育背景:
2008年畢業於鄭州大學考古學系考古學專業,獲歷史學學士學位。
201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,獲歷史學碩士學位💥,期間作為“浙江大學赴臺灣成功大學研究生學術交流團”成員訪學臺灣♒️。
201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🤵🏿,獲歷史學博士學位➰。
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,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全額資助⌚️,公派赴英國萊斯特大學(University of Leicester)博物館學系(School of Museum Studies)訪學。
工作經歷:
2014年8月至2019年6月,任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意昂2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講師。
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,任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意昂2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🍾。
2022年3月至今🦖,任意昂2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。
科研論文🈹:
1.黃洋.讓博物館的力量充分釋放[N].人民日報(海外版),2022🎾,5(17):7.
2.黃洋.發掘品·藏品——考古發掘出土文物移交博物館小議[N].中國文物報🔂,2022🔶,4(19):7.
3.焦麗丹,黃洋.國有博物館藏品征集的瓶頸問題與建議[J].中國博物館,2021(4)🫦:38-43.
4.黃洋.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我國博物館學的發展[J].博物院,2021(4):51-54.
5.黃洋,孫岱萌.博物館服務視覺障礙群體的意義與策略[J].東南文化🏄🏿🌥,2020(6)🏊♀️:162-168.
6.黃洋.誰之博物館?[N].中國文物報,2020,5(18):5.
7.黃洋.博物館直播大熱下的冷思考[N].中國文物報,2020,5(5):5.
8.黃洋.博物館展覽“窄播”與“廣播”的雙向轉換[J].東南文化,2019(6):119-121.
9.姚玥,黃洋.博物館微信小程序的現狀及發展前景[A].見:陳淳主編.開創文博發展新理念:涉海類博物館工作實踐與研究論文集[M].武漢:武漢出版社,2019:151-156.
10.黃洋.博物館與公共空間跨界合作探析[A].見: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編.2018年“理論實踐——博物館變遷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[M].北京:中國書店🧑🏼🚒,2019:191-195.
11.黃洋.國外考古文博類學科與專業的設置及啟示[A].見🚣🏿♀️: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編.東方考古 第15集[M].北京:科學出版社🦶,2019:218-228.
12.黃洋.“互聯網+”時代博物館慕課開發探析——以“21世紀博物館的幕後風景”為例[A].見🐓: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編.2017年“經濟變化與博物館應對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[M].北京:中國書店,2018🏌🏻♂️:340-344.
13.黃洋,趙犖.張謇的博物館建設思想對高校博物館的啟示[J].東南文化,2018(4):90-95.
14.黃洋.江蘇私立博物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問題與持續發展——基於42家私立博物館的半結構訪談[J].博物館學季刊🪈,2018,32(3)🐛:43-61.(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出版。)
15.黃洋,孫岱萌.中國體育類博物館合作發展探析[J].體育文化導刊🫠,2018(3):28-33.
16.王瑋🤰,季晨,黃洋.復興鄉村文化 實現鄉村振興[N].中國文物報,2018,4(24):5.
17.單適,黃洋.基於提高藏品利用率開放博物館庫房的探索[J].博物院,2018(1)👨🏿🏫🌐:20-27.
18.黃洋.“博物館+”商業購物中心思考[A].見:江蘇省文物局編.江蘇省2017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論壇論文集[M].南京🕺:南京出版社🧴,2017:123-129.
19.黃洋.中國考古大遺址保護與展示研究述評[A].見:江蘇省文物局編.江蘇省2017文化遺產日主題論壇論文集[M].南京:南京出版社,2017👨❤️👨:98-108.
20.姚玥🫒,黃洋.解密黑箱👁:博物館的展示過程[N].中國文物報,2017🧙🏽,12(19):8.
21.崔波,黃洋.關於開展博物館理事會製度建設的調研報告[A].見👰:國家文物局編.文物工作調研報告匯編(2016)[M].北京🫷🏿:文物出版社,2017:88-95.
22.黃洋.博物館理事會建設的他山之石[N].中國文物報,2017,9(26):8.
23.黃洋.博物館信息傳播模式述評[J].博物院👃🏼,2017(3):49-57.
24.黃洋👨🏿⚕️,潘語晨.博物館使命陳述的文本分析及思考[A].見: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編.2016年“博物館的社會價值研究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[M].北京👷🏼♂️:中國書店😑,2017🪩:291-297.
25.頌鼎.高考紮推關註文博 文博也要迎戰“高考”[N].中國文物報,2017😸,6(16)🏌🏼♂️:1.(頌鼎為筆名🧃。)
26.黃洋.在歷史情境下講故事——考古遺址博物館的展示[J].博物館學季刊🤹,2017,31(2):89-105.(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出版🙂。)
27.黃洋,廖一潔.國內博物館夜間開放的實踐🧓🏽👨🏼🎓、問題及思考[J].東南文化,2017(1):121-126.
28.黃洋𓀏,王璐瑤.MOOC時代下文化遺產的宣傳教育——基於兩個博物館MOOC的分析[A].見:江蘇省文物局編.江蘇省2016文化遺產日主題論壇論文集[M].南京🧑🏽⚕️:南京出版社,2016💅🏻:117-125.
29.黃洋.中國體育類博物館發展述略[J].體育文化導刊🕵🏿♂️,2016(12)🛞:12-17.
30.黃洋.從幕後到臺前 讓博物館庫房的文物“活”起來[N].中國文物報,2016,10(25):7.
31.黃洋.在英國約克維京中心對話維京人[J].大眾考古🪞,2016(6):50-54.
32.黃洋.博物館:聯系“物”與“人”的橋梁——《博物館基礎》評介[J].中國博物館,2016(2):125-126.
33.黃洋.區別對待實現最合理利用[N].光明日報,2016,6(10):5.
34.黃洋.一流博物館顯示一流大學的“神氣”[N].中國教育報,2016🐶,5(30)🙍🏿:6.
35.馮倩倩,黃洋.基於4P的博物館文化產品的網絡營銷策略——以兩岸故宮博物院為例[A].見: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編.2015中國博物館文化產業研究[M].武漢:湖北人民出版社✊🏼,2015:435-442.
36.蔣天穎,黃洋.為考古正名——文物考古題材動畫片[J].大眾考古,2015(10):63-65.
37.樵馨蕊,黃洋.英國理查三世國王的“復活”[J].大眾考古,2015(6):44-48.
38.黃洋.遺址博物館的起源與演變述略[J].中國博物館🤪,2015(4):39-43.
39.黃洋.考古工作與考古遺址博物館展示傳播的關系[J].東南文化,2015(2)⛅️:13-18.
40.黃洋.高考時節話考古[J].大眾考古💆♀️,2014(5):61-62.
41.黃洋.考古是什麽——英國博物館展覽的詮釋[J].大眾考古,2013(7):63-65.
42.黃洋.博物館標誌芻議[J].博物館研究,2012(4):22-25.
43.黃洋.史前文化展覽中的情景再現[A].見: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編.文化遺產研究集刊5[M].上海🚶➡️:復旦大學出版社,2012:213-222.
44.黃洋.博物館信息傳播模式探討[J].博物館研究,2012(2)🙆🏿♀️📛:3-7.
45.黃洋,高洋.形式多樣化,弘揚茶文化——中國茶葉博物館教育活動掠影[J].農業考古,2011(5)🦹♂️:73-76.
46.黃洋.博物館文化產品淘寶網營銷分析——以“故宮淘寶”為例[J].博物館研究,2011(4)👣:83-87.
47.黃洋.考古地層在博物館中的展示手段[N].中國文物報🔱,2012🚧🏇,10(17)📌:8.
48.黃洋.對建立國家考古博物館的一點思考[N].中國文物報🏌🏻♀️🧑🏻🌾,2012👵🏼,5(25):7.
49.黃洋.淺談考古題材類遊戲[N].中國文物報🐒,2012,2(3):7.
50.黃洋,曹媛.從書本走向實踐——記復旦大學文博系本科展覽實習[N].中國文物報,2011🆚,11(2)🔰:8.
51.黃洋.文博行業自己的專業學位教育[N].中國文物報☹️,2011,10(7):5.
52.黃洋.博物館:探求文物回歸大眾路[N].中國文物報,2011,4(6):5.(該文被選為2017年北京高考語文卷第1題閱讀材料,詳見《中國文物報》2017年6月16日第1版報道《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出力 本報文章選入北京高考語文試卷》💨🥣。)
53.黃洋.做考古工作時要有展示意識——關於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一些思考[N].中國文物報,2011,2(11)🏧:3.
54.黃洋.博物館✋🏽:營銷的大旗能舉多高[N].中國文物報🧥,2011🧢,1(12)🧑🏻🌾:5.
55.黃洋.博物館微博的作用及存在問題[N].中國文物報,2010🐐,11(24)9️⃣:4.
學術專著✹:
1.黃洋🫁,李其著.博物館使命及構建路徑研究[M].青年繆斯:浙江省博物館青年課題項目研究成果I,北京🧏🏽♀️:文物出版社,2022年。
2.黃洋,陳紅京著.博物館陳列展覽設計十講[M].上海: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👨🏿🍳,2019年。
3.黃洋🧑🏿🎄,陸思培譯校.在大英博物館讀古羅馬[M].上海🚴🏽👠: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🩱,2013年。
科研項目:
1.考古成果的博物館化解碼與傳播研究,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,主持,在研🌌。
2.江蘇省博物館管理運營創新模式研究🧝,江蘇省文物局立項,主持💅🏽,在研。
3.“博物館領域高水平創新團隊支持計劃”製度設計研究,國家文物局立項,主持👩🏻🔧,結項⛵️🧔🏿♂️。
4.《博物館藏品征集規程》編製,國家文物局立項,主持🔡,結項🚴🏿♂️。
5.博物館美術館服務特殊群體實踐模式與保障機製研究,文化和旅遊部立項,主持🏌🏿♀️,結項。
6.“鄉村振興”戰略下江蘇鄉村博物館建設研究——以蘇州黎裏鎮為例,2018 年度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課題,主持,結項。
7.江蘇非國有博物館規範發展與功能提升研究🧙🏻♂️,江蘇省文物局立項,主持,結項。
8.江蘇省考古大遺址的展示利用研究,江蘇省教育廳立項🆕🫰,主持🎼,結項👩🏻🦯。
科研獲獎🐧:
1.2018年度“江蘇省文博優秀論文獎”二等獎,江蘇省文物局,2018年12月。
2.2017年“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獎”二等獎🦹♂️🙃,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,2018年11月。
3.2016年“首屆全國博物館學優秀學術成果獎”,中國博物館協會,2016年5月。